当前位置: 首页  >  作风建设  >  民主管理  >  工青妇  >  正文

第二十四届研究生会第一任期工作报告

发表时间:2019-10-16阅读次数:

拥抱新时代 奋进新时代 建功新时代
为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贡献青春力量

同济大学第二十四届研究生会第一任期工作报告

201961日在同济大学第二十四次研究生代表大会
第三次常任代表(扩大)会议上)

许 嘉 城

各位常任代表、委员,老师们、同学们:

现在,我代表同济大学第二十四届研究生会向会议作工作报告,请各位常任代表、委员予以审议,并请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来宾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本次会议的召开正值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是在全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全国教育大会、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的会议。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团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团结和带领全校研究生围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时代主题,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建功新时代,为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贡献同济研究生的青春力量。

第一部分 工作总结

2018526同济大学第二十四次研究生代表大会以来,同济大学第二十四届研究生会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和校团委的悉心指导下,在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在广大研究生的共同努力下,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全面服务研究生成长成才,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主办或承办各级各类活122项,协办8项,参与约36项,曾荣获上海市高校研究生会2018年度年终工作考核第一名。

一直以来,同济大学研究生会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对青年学生工作的重要指示,以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为目标,围绕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紧扣时代主题,突出问题导向,创新体制机制,强化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职能,不忘初心,脚踏实地,秉持全心全意为全体研究生服务的宗旨,发扬“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同济精神鼓励青年学子“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学校研究生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根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引领思想,促进内涵理解。举办“习近平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跨校座谈会、“致敬改革开放40年,昂首奋进新时代”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理论研讨会暨知识竞赛和学习两会精神,喜迎建国70周年”两会精神交流会,总结历史成就和经验,加深精神内涵的理解和认识,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组织“闻身边事,知天下情”时政热点交流会,剖析国内外时事热点,学习并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注重实效,创新工作形式。开展“潮涌四十载,筑梦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系列主题活动,征集摄影、短视频、美文作品并走入居民社区进行访谈,回顾历史进程,体悟祖国变革。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号召,推进“书海同楫、追梦青春”同济大学第二届书香文化节,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塑造青年学子的时代责任感。创立以“感恩过去,畅想未来”为主题的“声音邮局”活动,线上线下联动,鼓励青年学子向党和祖国、向亲友师长倾诉爱与感恩,表达真情与祝福。

学以致用,坚持知行合一。设立“同济大学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题研究项目”,结合现实实际,学习和研究政治理论,引导大学生找准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精神”改革开放40周年——我与祖国同发展”以及“五四百年”学习宣讲团,深入广西博白、陕西延安、四川绵阳等地,走进上海静安团区委、四平社区、新江湾社区、长白社区、控江社区等多个社区及校内多个学院,将理论学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累计覆盖大中小学生1000余名、社区居民2000余人

二、推进文化建设,陶冶学子情操,健全优质品牌项目

弘扬正气,倡导优良学风。评选第十二届同济大学研究生“学术先锋”,展现真实学术风貌,树立先进学术典型。举办以“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与科技文献引用”“面向研究生的学术诚信与学术规范”等为主题的“枫林讲坛”“嘉园讲坛”“博思论坛”和“博士生午餐沙龙”等讲座及分享10场,规范学术态度,营造纯净学术氛围。出版《枫林学苑》同济大学研究生创新论坛论文集,培养学术思维与修养,促进学术对话与交流。

响应“三走”,打造健康校园。落实全国教育大会“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的号召,引导同学们“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进行“同研杯”“枫林杯”系列体育杯赛200场,涵盖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四大球类项目;开展“趣味越野”“校园定向赛”“校园接力赛”等群众性体育活动,激发广大研究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协助组织同济大学第47届运动会,以实际行动践行“以体之强健,济国之盛年”的同济情怀。

传承经典,提升美学修养。举行“同心迎济梦,枫舞展芳华”同济大学第三十四届“枫林节”开幕式暨2018级研究生迎新晚会、第三十四届“枫林节”闭幕盛典、“音为你,不将就”同济大学第九届“同声唱响”研究生歌手大赛暨2019届研究生毕业晚会,用精品美育活动丰富校园生活,提升审美水平。策划“恋爱IN济”“嘉人有约”活动搭建沪上交友平台,影响千余名上海学子,引领健康阳光社交潮流。创办首届“暖气”音乐节、首届“声临其济”校园配音大赛,开拓“悦读季”系列活动,延续研究生迎新舞会和“文化微旅行”,全面助力以文化人、以美育人。

立足实践,助力科创就业。首次协调两校区,同期开展以“逐梦青春、求职在济”为总主题的“勇往职前”与“非你莫属”沪上系列求职大赛,邀请近二十家企业的高管,覆盖沪上25高校各专业的近400名学生。举办第十届“城市实践论坛·创新创业篇”,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宣传创业理念,培养创业精神。组织两期“求职训练营”,传授面试技巧,解答求职困惑,规划职业发展,建立健康积极的职业观。

三、聚焦主责主业,深化权益维护,统筹服务工作大局

秉持宗旨,助力合理维权。组织或参与“我爱我嘉”、后勤权益、班车意见征集等座谈会,搭建学校职能部门与学生的沟通桥梁。依托“权益日”“游园会”推广校内服务,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参加校务委员会议,监督学校办学,推进校园民主建设。“毕业济”跳蚤市场与创意市集活动提供校园线下二手交易平台和创意工艺品展示售卖平台,实现资源充分利用。一年来,不断提升维权效力、完善常态机制,共接受并处置案例107件。

热心公益,传递校园温暖。组建“小红帽”迎新志愿者团队,调动来自28个学院的358名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为新生提供为期三天的志愿服务,构建校园互助风尚。“健康嘉园”大型公益义诊活动特邀医学专业研究生,提供常规健康检查,增强保健意识。“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志愿者团队40余人走入学校周边社区,普及智能手机等前沿科技,积极响应市民需求,传递大学生的爱心与温暖。

甘于奉献,服务工作大局。稳步开展“同行计划”大学生暑期挂职锻炼社会实践,组织23个学院的224同济学子奔赴四川、湖北、湖南、广西等地区,在实践中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承办以“同行‘济’梦”为主题的2018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同济大学分营,接待来自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及特别行政区的220名中学生,培养营员对科学的兴趣,为青少年人才储备及科学教育工作奉献力量。

四、扩大宣传覆盖,拓展线上渠道,坚守网络舆论阵地

聚焦网络,紧跟时代步伐。重点推进“同济大学研究生会”微信公众号建设,协同建设微博和网站平台等,通过创作贴近同济大学研究生的新媒体内容产品,传播优秀校园文化,弘扬正能量;契合重大活动、传统节日等关键节点进行主题宣传,做好网络舆论引导,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一年来,同济大学研究生会官方微信平台累计发布各类图文推送近650篇,阅读量近80万人次;关注人数增长14.2%,超过2018年同济大学研究生新生报到入学人数;在学校研究生群体中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力。

创新形式,彰显同济特色。开展以“秋济”“等一济花开”等为主题的“拍同济”摄影大赛,引导青年学子发掘校园生活之美。进行“‘研’途有你”系列采访,深入挖掘考研学子背后的努力与付出,为预备报考同济大学研究生的学子们带来实在的帮助与贴心的支持。“吃在同济”摄影比赛从“同济人的专属美食攻略”入手,增强同学们对同济的归属感和认可度。

扩宽渠道,弘扬校园文化。依托“一直播”平台开展直播采访,以“国奖博士生为你指点迷津”为题的“直播接力”活动吸引线上观看人数约1.1万。基于微信小程序14天读书打卡挑战、“打卡共享,经典共读”线上活动让书香充盈同济校园。利用当下热门的Vlog形式,“拼‘博’的生活”以及“每日一秒”线上征集活动以视频记录学术科研或校园生活,展现同济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与奋发拼搏的青春风采。

五、夯实组织基础,抓好建章立制,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围绕中心,巩固组织格局。贯彻《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学联学生会组织改革方案》等上级文件要求,将组织建设纳入学校共青团建设总体布局,做好顶层设计,夯实组织基础。结合重要时间节点与重要会议精神,加强学生骨干政治理论学习,“强三性”,避免“四化”倾向,突出学生骨干学生第一身份,树立新时代学生骨干新形象。

联合培养,强化校院联动。细化研究生会挂职制度,启动校院贯通、联合培养的机制设计,拓展学生骨干成长空间,提供更多发展机会。依托校院研究生会主席联席会、两校区联席会、常任代表会议等制度,辅以线上沟通平台,促进院校联动、院级交流,健全“校--班”三级联动工作格局。组织“枫林菁英荟”技能分享与素质拓展活动,提升学生骨干自我管理和团队管理能力,形成院校共赢的长效发展机制。

量化考评,丰富技能培训。不断调整完善研究生会绩效考评制度,科学量化,从政治素养、学业水平、工作能力、群众基础等多维度对所有成员进行定期、全方位的考核,增强组织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成为上海市多所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学习的范本。着力统筹会内外资源,组织平面设计、视频制作、新媒体运营、公关礼仪等技能培训讲座和辅导,辅助成员学习强化技能,增强个人核心竞争力。

第二部分 工作展望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同济大学研究生会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组织,应当坚持立德树人,继续发扬五四精神,勇担历史使命,完善自身建设,同心同德,奋发进取,树立新时代学生组织的优异形象。

一、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巩固学生主体地位

同济大学研究生会作为校党委领导和校团委指导下的青年学生组织,要不忘初心,坚定理想,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团的十八大、全国教育大会、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做同济大学研究生群体思想的引领者,不断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坚持团结、引领、服务、凝聚广大学生,引导广大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以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同济大学研究生会将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为了同学、代表同学、服务同学、依靠同学,把着力点放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上,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的实际需要,不断深化和完善学生服务工作,着力扩大广大同学对研究生会组织的参与、监督和评议,在交流中完善建议,在共商中集思广益,维护广大学生的利益和权利。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适应新时代新需求

同济大学研究生会将主动顺应教育改革新形势,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以创新思维将学校的要求、学生的利益、群众的呼声有机结合,不断探索学生工作的新思路、新形式、新格局。结合新时代下研究生对自我发展的需求,立足品牌活动,在继承中创新、在实践中探索、在发展中完善,不断为学术交流、文体活动、实践就业、校园文化、学生权益等工作优化现有体系,丰富校园生活。

同济大学研究生会将继续深入拓展网上工作阵地,紧密结合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加强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实现信息扁平化传递,积极打造网络文化品牌,促进线上线下工作联动,牢牢把握网络舆论导向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弘扬正能量,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并将新媒体平台搭建为反映学生诉求、维护学生利益、接受学生监督和评议的重要窗口,问需问计于广大学生,加强工作互动性,更好地代表和服务广大研究生。

三、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改革,依法依章程开展工作

同济大学研究生会将进一步贯彻《学联学生会组织改革方案》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立足团学组织新格局,围绕研究生会总体发展目标,进一步明晰研究生会的基本定位和职能,完善民主参与和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研究生代表大会在民主决策中的作用,积极探索研究生参与学校建设的长效机制。

同济大学研究生会将进一步整合协同各级各类学生组织,继续健全完善“校--班”三级联动工作格局,向各学院组织开放培训讲座与辅导,基于组织考核提供资源支持与帮助,探索实施学生骨干轮职、挂职、兼职,保证制度建设与人才管理有机结合,实现资源共享、活动共建、人才流通,与各级研究生会凝心聚力、共同发展,提高骨干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履职本领。

 

各位常任代表、委员,老师们、同学们:

同济大学研究生会一年来工作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校领导的殷切关怀,离不开学校各职能部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配合,离不开研究生会全体同仁的团结奋进,更离不开广大研究生同学们的大力支持。在此,请允许我代表第二十四届研究生会第一任期全体成员向各位领导、老师和广大研究生同学们表示最诚挚和衷心的感谢!

新时代,赋予了同济青年新的历史使命。新时代,开启了同济青年学子新的奋斗篇章。同学们!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让我们发扬以“同舟共济、自强不息”为核心的同济精神,展现“养天地之正气,法古今之完人”的君子之风,传承“赤诚、热情、奉献、卓越”的枫林精神,勇做中国梦的追梦人、圆梦人,牢记使命,不负青春,在实现中国梦征程中书写人生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