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组织建设  >  人才队伍  >  人才管理制度  >  正文

关于印发《同济大学关于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的通知

发表时间:2019-11-21阅读次数:

各单位:

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现印发《同济大学关于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同济大学关于完善岗位聘任、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的指导意见》《同济大学关于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指导意见》《同济大学关于加强校院两级人才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请遵照执行。

同 济 大 学 

2018年7月12日

同济大学关于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

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提出了更高更为明确的要求。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保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特制订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准确把握教师的特别重要地位,深刻认识教师承担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坚持把破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作为目标指引,以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着眼点,切实增强教师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同济建设扎根中国大地的世界一流大学关键时期,汇集立心铸魂的思想伟力,提振砥砺奋进的精气神,意志凝聚,步调一致,以新举措新变革回应党和人民新期待,以新发展新成就响应新时代的号召。

二、具体措施

(一)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和党员队伍作用

教师党支部是党在基层教育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教师党员是教工群众中的先锋模范。要把党的建设摆在首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宣传引导凝聚广大教师的作用,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示范带头作用。将入校考核谈话、学习培训组织等关键环节与把握教师思想动态、倾听教师实际诉求、发展吸收教师党员结合起来,进一步激活基层党组织和支部书记功能。

(二)优化招聘程序,牢牢守住教师进校入口关

针对各类教职工选人用人的环节,要坚定不移地将思想政治素质作为第一标准。切实抓好思想政治审核制度,对已制定实行的相关文件,要根据实际操作情况,进一步完善流程、优化程序。建立不定期检查制度,抽查各基层单位的落地落实,对执行不到位、不规范的情况进行通报,确保每位教职工的进校录用皆经严格考察、逐项过关。

(三)创新方式方法,有效引导教师树立崇高理想信念

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将理想信念教育贯穿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拓展新任教职工培训思想政治专题的广度深度,将教职工思想政治和师德教育的全员培训作为一项长期性规划。创新教育理念、模式和手段。重点探索青年教师、海归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开展国情考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贴近当前形势、民生,以特殊的课堂形式,寓教于乐,增强育人效果。

(四)做实教师发展中心,不断完善教师培训发展体系

转变教师发展中心定位,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基础保障,实现现有协调型平台向综合性教师发展支持与服务平台的转换,进一步适应新时代对教师培训、激励关怀方面的需求。与教学管理部门共同组织,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科研能力、自我成长能力为导向,制定科学周密的培训计划,重视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整合各类课程资源,实现开放性共享,构建有同济特色的教师发展与培育体系。充分发挥专业责任教授和课程责任教授的引领示范作用,将师德师风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基层组织建设,营造良好教学交流、研讨氛围,注重教学传承,形成传帮带机制,建立常态化、可持续、可考核的管理机制。

(五)多部门协同,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建立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职能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判教师思想动态,及时沟通各职能部门师德建设各项工作的安排与进展。推动各类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的品牌化建设,做到主题突出、内涵丰富、切实有效。通过办好师德师风建设专题报告会、“师德师风优秀教师”评选等活动,做好评选中的宣传推广工作,展现当代同济教职工的大美形象,激发广大教职工学先进、创先进的积极性。积极开展“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和宣传工作,将宣传、表彰与支持相结合,探索建立教师团队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办好教师节庆祝大会、新教师入职宣誓、老教师荣休等活动,提升教师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

(六)坚持正确导向,推进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考核评价体系改革

积极探索教师师德档案信息化建设,将教师个人政治荣誉证明材料、师德师风教育培训情况、各类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考核结果、失德情况记录等纳入系统,完善师德表现日常化、动态化报送机制。强化师德考评,研究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考核方式及相关量化指标体系的建立,将考核结果落实到评奖评优、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续聘、岗位聘任等各个环节,严格实施“一票否决”,充分体现奖优罚劣。

三、组织保障

强化组织保障。建立健全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以上率下的工作格局。学校党委要抓好顶层设计和任务落实,定期听取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汇报,及时了解相关工作推进情况,瞄准重点难点,集中发力、对症下药。各级党组织要把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落细。各党支部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树立支部中思想坚定、师德高尚的党员教师形象,带动广大教师自觉对标看齐。党委教师工作部作为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相关执行部门,负责协调推进学校党委会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职能部门联席会议的决议事项,完善教师全过程教育与管理体系,加强监督与指导,不断提高教师思想政治水平,持续夯实师德建设,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自觉性。

 

同济大学关于完善岗位聘任制度、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的指导意见

为了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实施《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等国家文件,落实《同济大学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方案》《同济大学“十三五”及中长期规划纲要》等文件要求,持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专职科研队伍和高水平管理队伍为重点,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现就完善岗位聘任制度、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出如下意见:

一、目标要求

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聚集人才,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人员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推动我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内涵式发展。根据《同济大学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方案》《同济大学“十三五”及中长期规划纲要》等文件规划目标,到2020年,我校专任教师队伍规模基本稳定,结构与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其中博士学位比例达到82%,海外博士比例达到20%,高端人才达到300~350人,青年人才比例不低于50%。

二、基本原则

(一)优化结构,精干高效

完善岗位设置分类分级体系,优化教师队伍人员结构比例,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引进竞争机制,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二)按岗聘任,规范管理

以岗位设置为基础,深化聘用制改革,完善教师遴选、评价、考核、聘任、激励与保障机制,加强规范管理,促进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自主发展和自我约束。

(三)分类指导,协调发展

充分考虑学科建设特点与发展水平、队伍建设等因素,区别不同类型、不同系列,实行分类管理,促进人才队伍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

三、工作任务

(一)强化岗位管理。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积极引导和鼓励广大教师围绕学校总体发展要求,根据自身特长、特点和潜能,合理定位,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在学校各岗位发挥优势,充分实现学校事业发展与教师个人事业发展的有机结合。通过岗位设置和岗位流动,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打通岗位间相互转换的通道,进而达到资源流动、优化结构的效果。

(二)加强校院两级管理。继续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系,充分发挥校院两级管理的积极作用。在总结历年岗位聘任工作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宏观规划,做好政策引导和服务,继续推进以岗位为主体的分类管理工作,同时,加强对学院自主管理运行的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学院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根据现状及学科发展目标,分析现有教师结构,做好设岗方案,根据教师岗位规模以及未来流动等情况进行宏观把握,根据教师所在岗位职责、实际工作内容及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跟踪、优化。对于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工作中措施得力、效果明显的学院,学校将在岗位设置、工作量津贴等方面予以优先保障。

(三)完善激励保障机制。教师队伍是优化的根本,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教师坚持以能力为本,以专业发展和时代所需为导向,明确自我发展定位,促进自我成长自我完善。建立健全激励与保障机制,为教师发展搭建平台、政策引领,妥善解决教师后顾之忧,关心教师生活,解决教师面临的困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四、具体措施

(一)完善转岗机制

1.理清教职工岗位类别转换通道。在分类管理和鼓励教师各尽其能的原则下,打通专技类教师岗向教辅岗、管理岗的转换通道,鼓励教师岗人员向教辅岗、管理岗等岗位转岗,教师岗转出后保留原有职称,薪酬待遇按照原岗位级别发放。管理岗、教辅岗转向教师岗原则上要求按照面向校外人员公开招聘方式参加职称评审。

2.畅通教师系列各岗位间转换。按照现有专任教师类别,打通教学科研岗、教学岗、研究岗、社会服务岗等岗位之间的转换通道。鼓励教学科研岗教师向教学岗、科研岗及社会服务岗转换。转岗后可保留原有职称,岗位职责和薪酬待遇按照转入后的岗位确定。

3.鼓励学科交叉,建立双聘制度。根据《同济大学一流大学建设方案》学科建设总体规划,发挥各学科特色与优势,完善有效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的体制机制,打造多样化的学科交叉平台,进一步促进学科间的相互交叉和支撑,引领各学科协同发展。建立校内教师双聘制度,鼓励并支持学院根据学科交叉需要设立跨学科岗位,对优秀人才进行双聘,支持教师开展高水平、跨学科、跨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双聘教师在研究生招生指标、办公条件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措施。

(二)分类管理,分类评价

1.加强考核评价及续聘。深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才培养、评价、流动、激励等制度机制,打破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化的观念;深化岗位聘任管理,根据所签订的岗位工作协议严格考核,按照考核评价结果实行岗位职务聘任、工作岗位调整,完善退出机制。对于聘期考核“不合格”者不得续聘原岗位职务,须低聘、解聘或转岗。

2.严把延长退休审核。鼓励、支持优秀教师坚持在教师岗位,做好“传帮带”等工作。同时,严格把握延长退休工作,对于接近退休年龄的教师,若在法定退休年龄2~4年前申请招收学生,应当加强资格审核工作。

(三)创新用人机制,强化社会服务

1.畅通离岗创业路径。重视科技成果转化,鼓励教师与企业积极开展合作、离岗创业,强化社会服务意识。对于离岗创业教师,3年内保留与学校人事关系,在离岗创业期间,工资福利、社会保险和职业年金等按《同济大学关于科研人员兼职、离岗创业的实施意见(暂行)》中相关规定执行,在离岗创业期间取得的科技开发和转化成果应当作为职称评审和晋升的重要依据。

2.畅通校外转岗通道。根据同济大学支持浙江学院建设经验,对距离国家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者,经学校选拔进入社会教育机构工作的,其工作业绩可纳入学校高级讲师、短聘教授职称评审和晋升的成果使用。

3.畅通向校办产业等社会服务岗位转换通道。根据教师个人优势,强化社会服务职能,打通与校办产业公司、工程与产业研究院等机构的转岗通道。转岗后可保留原有职称、岗位级别及相关待遇。

五、组织保障

充分认识到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的重要性,建立健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协同,为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供政策引导、政策支持及咨询服务。同时,学院加强主动性,结合学院发展规划,加强与其他工作的联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不断加快我校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进程。

 

同济大学关于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指导意见

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是我校贯彻落实国家“双一流”建设部署,促进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综合实力为重点的内涵式发展,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探索学科交叉融合的有效途径,着力构建开放式的一流学科体系,促进学科竞争力的整体提升,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学科前沿,结合学校实际,现就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深化综合改革,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步伐,围绕一流学科建设目标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根本任务,遵循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突出重点培植和优先发展交叉学科领域,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方式,形成学科交叉融合、资源成果共享、组织协调有序的学科发展新局面。

二、主要任务

(一)落实一流大学建设方案,建设一流交叉学科领域

根据《同济大学一流大学建设方案》学科建设总体规划,发挥各学科特色与优势,完善有效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的体制机制,打造多样化的学科交叉平台,进一步促进学科间的相互交叉和支撑,引领各学科协同发展。准确把握学科发展趋势,做好战略性新兴学科布局工作,抢先占领制高点,努力引领学科发展方向。结合学校相关学科优势与特色,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为目标,重点建设“9+4”的一流学科和一流交叉学科领域。重点支持跨学科交叉研究,促进工、理、医、文的集成与融合发展,形成未来学科发展的新亮点。

(二)推进重大项目平台建设,培育学科交叉创新成果

加强文理渗透、理工交叉、医工信融合等多形式交叉,凝练实施一批多学科交叉的重大项目,以大项目带动学科交叉汇聚发展。凝练交叉突破方向,搭建学科交叉科研平台,探索交叉合作体制机制。发挥文科高等研究院的学科会聚作用,着力建设服务国家重大决策的高端智库、人文社会科学实验室和资讯数据支撑平台。

(三)借鉴高峰学科建设模式,鼓励校内外学科交叉融合

鼓励学院积极借鉴上海市高峰学科建设模式,注重交叉学科人才引进与培养,促进校内外跨学科的教学科研合作与协同创新。通过聘任机制创新,为跨学院、跨学科岗位聘任创造条件;通过业绩评价方式改革,突破制约学科交叉融合的瓶颈,激发教师从事交叉性研究的积极性。大胆探索有特色高水平学科的“同城协同”建设和运行机制,加强学科间的协同和共享,鼓励和支持跨学校间的学科联合进行人才培养、联合开展学术研究、联合开展国际合作等。

(四)鼓励不同学院、学科教师积极开展学科交叉研究,切实履行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职能

鼓励不同学院、学科的教师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新工科专业的建设需求,组建具有学科交叉特征的课程建设团队、专业建设团队,促进科教融合,培养学科交叉型的拔尖创新人才。

鼓励不同学院、学科的教师根据自身研究兴趣,建设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团队,发表原创的、领跑的、摘冠的多学科交叉学术成果。

三、政策支持

(一)构建开放灵活的聘任机制,为学科交叉融合创造条件

建立校内教师双聘制度,鼓励并支持学院根据学科交叉需要设立跨学科岗位,对优秀人才进行双聘,支持教师开展高水平、跨学科、跨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双聘”的形式主要包括两类。第一类为跨学科岗位,由两个及以上学院根据学科交叉需要共同设岗,共同聘任,共同管理,共同考核;第二类为主岗+副岗模式,教师个体在完成已聘任岗位(主岗)的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可到校内其他学院从事学科交叉研究,即从事副岗工作。主岗和副岗的岗位设置、聘任、管理、考核分别由岗位所在学院负责。

(二)研究制定促进学科交叉发展的政策,激励教师从事学科交叉教学科研工作

改进学科业绩评价标准,完善促进跨学科合作的学术评价和成果认定、共享机制。强化跨学科合作的激励措施,在学科评估、学科年终绩效计算以及教师工作量计算、科研成果认定、考核评聘等工作中,向学科交叉的科研产出计算倾斜,以提高教师从事前沿和重大应用问题交叉性研究的积极性。具体的工作量计算方式为:对于认定为学科交叉研究的项目、论文,在计算其数量、经费额度时均在原有数量的基础上乘以1.2~1.4的奖励系数,同时由参与交叉的学科根据实际贡献度明确各学科的归属比例。

(三)搭建教师交流平台,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依托学校教师发展中心,通过定期举办午餐沙龙活动打造教师交流的长效机制,推动教师间深入与广泛的学术交流,鼓励同业互助,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举办学科前沿协同创新论坛等学科交叉论坛,推动和加强学校各学科之间的交流,加强各学科教师在科研领域的协同创新,为酝酿重大项目和国际合作科研搭建交流平台。

(四)优化学科资源配置,面向重点学科交叉领域优先配置资源

优化学科资源配置机制,推动资源配置向重点学科交叉领域适当倾斜。设立学科交叉基金,资助具有重大发展前景的跨学科研究机构或研究项目,帮助其争取国家和社会资源支持。为促进学科交叉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出台对学科交叉平台在研究生招生指标、办公条件等方面的激励政策。

四、组织保障

学科专业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领导、规划、组织、协调全校的学科交叉建设工作。充分发挥校、院两级学术委员会的作用,综合考虑国家重大需求以及国际学科发展趋势和学校现有学科基础,针对优先发展的学科交叉重点及实施步骤,进行咨询研究和论证。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协同,在经费、政策和服务上形成合力,根据建设任务分工将本意见的实施列入工作计划,与学校“十三五”规划、综合改革和“双一流”建设相关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学院要积极发挥学科交叉的主体作用,结合学科特点、发展规划及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学院政策杠杆和组织服务,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推动学科交叉发展。

 

同济大学关于加强校院两级人才工作的指导意见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和《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快直属高校高层次人才发展的指导意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现就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增强人才活力为核心、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着力点,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和人才强校战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培养造就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为提升学校创新能力、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制度保证。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管人才。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突出政治标准,严把政治方向。

(二)激发人才活力。创新高层次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加强顶层设计,注重制度激励,突出制度的科学性、先导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形成持续激发人才内生发展动力和创新活力的制度环境。

(三)推进校院两级管理。加快校院两级改革进程,努力激发学院的办学活力,积极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重心下移,进一步下放人事工作自主权,实现学院人才工作的权、责、利相统一。

(四)落实人文关怀。真心尊重人才,加强对人才的价值实现关怀、个体差异关怀、文化环境关怀。真切关心人才,关注人才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真诚服务人才,千方百计解决人才遇到的问题。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人才引进的布局与规划

围绕“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前瞻性布局,围绕学校战略规划、学科重点发展方向、高端人才实际需求,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引进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水平的战略科学家、学科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学院要从战略高度谋划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引才规划,明确引才目标任务、重点领域和优先次序。学院在“双一流”建设中要加大对人才的投入,同时优化资源配置和管理方式,围绕人才合理配置研究生招生指标、科研经费、办公实验用房等核心资源,特别向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倾斜。

(二)加大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

开展院士队伍建设专项和“四青”人才计划等重点专项行动计划;拓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渠道,继续组织实施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增进海外学者对学校的了解;建设基于大数据的检索分析服务系统,精准定位高水平目标学者,提高人才引进效率。

学院应制定年度海外人才招聘计划,明确岗位需求,加大赴海外招聘工作力度,充分准备,加强宣传,畅通对接渠道,确保引才实效。

(三)搭建卓有成效的人才培育体系

构建贯穿全程、体系科学、梯队合理的人才培育格局。严格筛选校内外具有潜力的青年学者进入同济大学青年百人计划。实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以及对院士候选人的支持,进一步助力人才成长,与国家人才计划主动对接,加大人才培育和支持力度,实现对中青年教师成长发展的全过程支持。

学院应对现有人才进行摸排,分析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找短板,定举措,出台人才梯队培养计划。

(四)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

改革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对不同种类人才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深化实行代表性成果评价,突出评价研究成果质量、原创价值和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贡献。改变片面将论文、专利、项目、经费数量等与人才评价直接挂钩的做法,建立并实施有利于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注重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尊重认可团队所有参与者的实际贡献。

学院应根据学科现状和发展定位,制定符合学科特点和发展需要的人才评价标准,坚持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双重考察,注重对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专业发展的综合评价。

(五)加大人才发展支持力度

完善人才发展投入机制,加大人才开发投入力度。学校适当提高高层次人才的薪酬、房贴等待遇水平,建立市场化的调节机制,确保学校在国内和国际人才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学院应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多渠道筹措资源,设立院级人才发展基金,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人才队伍建设。

(六)健全完善校内人才工作机制

学校层面建立相关职能部门的人才工作协调会机制,落实人才专项领导小组决策,发现并及时上报落实中存在的问题。

学院层面建立高层次人才专人联系服务机制,加强对引进人才的跟踪服务,及时了解人才的需求、困难并积极协助解决。

(七)完善人才关怀服务机制

建立校院两级领导联系高层次人才工作机制,及时深入地了解人才所需,切实解决人才普遍关心的实验室空间、住房、配偶工作、子女就学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健康管理和医疗保健工作,完善高层次人才健康体检服务,利用学校附属医院资源,探索建立“家庭医生温馨服务计划”工作机制,提升高层次人才和骨干教师医疗保障服务。

学院应及时了解人才的思想动态,实实在在解决人才的困难,发现问题及时向学校汇报。

(八)加强人才工作的考核与激励

学校制定学院人才工作绩效考核评价方案,采取年度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对学院人才工作的监督与评价。进一步加强对考核结果的应用,将人才工作绩效考核结果与学校向学院提供的各类资源挂钩。建立学院人才工作责任制,将人才工作纳入学院领导班子的考核体系中。以学院年度人才工作绩效考核结果为依据,对学院领导班子年度人才工作进行考核,对于在年度考核中工作不力的学院负责人给予警示,由分管组织、人事的校领导约谈。对于连续三年在人才工作绩效考核中无起色的学院负责人,学校将对其履职能力进行重新评估。

四、组织保障

建立健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人才工作格局,学校党委定期听取人才工作汇报、研究落实相关措施,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要加强协同,通过联席会议、专题会议等形式及时沟通,在经费、政策和服务上形成合力,根据建设任务分工将本意见的实施列入工作计划,与学校“十三五”规划、综合改革和“双一流”建设相关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

校长办公室 2018年7月13日印发